• OA Email Online message
    Research Institute
    CN EN

    第四期白澤諾獎論壇今日開啟,庫爾特·維特里希教授獻上精彩演說

    今天下午,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生物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庫爾特·維特里希(Kurt Wüthrich)來訪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參觀交流,并為我們帶來了第四期白澤諾獎論壇


    講座主題為:


    《Basic Research and Nobel Prizes》

    庫爾特·維特里希教授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教授因“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和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領域的貢獻。

    1945年,人們發現磁場中的原子核會吸收一定頻率的電磁波,根據這個可以分析出它的三維結構,這就我們所說的核磁共振現象,如今這種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醫學診斷領域。


    但是剛開始,人們發現這種方法操作難度很大,而庫爾特教授的發明讓人們可以對溶液中的蛋白質進行分析,進而可對活細胞中的蛋白質進行分析,能獲得“活”蛋白質的結構,其意義非常重大。

    庫爾特教授參觀上海細胞治療集團



    此次白澤諾獎論壇中庫爾特教授由淺至深地圍繞核磁共振的發展史以及有關諾獎的精彩故事為我們帶來一場豐富有趣的知識盛宴。


    而本周也正值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白澤科普活動周,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在了解癌癥知識之余,也有幸能夠學習到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思維模式,有機會親近尖端科學。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特意邀請庫爾特教授在科普周獻上這期白澤諾獎論壇講座,并且免費開放參與名額給大眾。


    活動現場高朋滿座,在完成講座后庫爾特·維特里希教授也饒有興致地與大家合影留念,并一同了解學習癌癥知識以及免疫細胞治療的最新資訊。

    亚洲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