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
    研究院
    CN EN

    諾獎來訪 |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解讀細胞運輸機制

    2019年10月22日,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2013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詹姆斯?羅斯曼教授(James E. Rothman)來訪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并在此交流參觀,為我們帶來了第11期的《白澤諾獎論壇》。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的相片)


    1950年11月3日,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誕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1978年,他在加州斯坦福大學,開始從事細胞囊泡的研究。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與蘭迪?謝克曼及托馬斯?聚德霍共同研究囊泡運輸系統背后的分子機制。而后,蘭迪?謝克曼發現了一系列囊泡運輸所需的基因;而詹姆斯?羅斯曼闡明了允許囊泡與目標進行融合、使分子得以轉運的蛋白質機制;托馬斯?聚德霍夫則揭示了指導囊泡精確釋放貨物的信號機制。揭示了“細胞運輸的精確控制機制”的三人,共同獲得了2013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為杰出的生物醫學教授,詹姆斯?羅斯曼教授對細胞生物學有著很深厚的造詣。本次教授為我們帶來的演講內容,也與細胞生物學息息相關——《細胞生物學對上世紀和本世紀的影響:降低醫療成本的同時改善生活》


    歷史上,細胞生物學有著非同凡響的傳奇歷程,隨著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進步,人們對細胞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促使了當今細胞生物學的興起與發展。


    今天,講座于上海細胞集團如期舉行,詹姆斯?羅斯曼教授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教授帶領我們了解生物細胞學的神奇世界,徜徉于它獨特的歷史魅力當中。在激情澎湃的演講中,我們知道,醫藥領域的基礎研究是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


    細胞生物學發展的四個時期


    細胞學說創立:1665年至1836年,細胞的基本結構就都被發現了,細胞學說也隨之創立。


    細胞學的經典時期: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葉,細胞學得到蓬勃發展,研究方法主要是顯微鏡的形態描述。


    實驗細胞學的發展:20世紀初葉到中葉,實驗細胞學得到發展。在這段時間里,細胞學的研究,已經從形態結構的觀察,深入到了生理功能、生物化學、遺傳發育機制的研究。


    細胞生物學的興起:20世紀50年代開始,細胞生物學興起,逐步開展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告訴我們,當時的人們通過基礎科學發現細菌,病菌以及免疫系統,并發現了它與疾病的關聯性。1920年-1990年,人們又發現了他汀類藥物可控制膽固醇的基礎科學。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漫長過程,幸運地是,許多國家數十年來對基礎生命科學的廣泛理解,讓它得以實現。


    演講中,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著重講了細胞生物學的黃金時代。如今,黃金時代正在為抗癌帶來重大進展,教授向我們展示人類基因的生命藍圖——人類基因組序列。隨后,詳細地介紹了細胞生物學使基因組轉化為癌癥治療和其他藥物開發的新目標,并為我們講述了神奇的“基因編輯”,即利用工程細胞促進細胞和基因治療法,這讓我們對未來醫療的發展充滿期待。


    最后,詹姆斯?羅斯曼教授具體講述了生物藥物的價值與問題:可提高存活率,但成本太高。這個讓人無可奈何的難題,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聽完教授的演講,我們知道,在未來的二十年間,研究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么——通過基礎科學的支持,盡快發展新的方法,用來降低成本,使人們更容易獲得綜合治療。


    詹姆斯?羅斯曼教授強調,我們可以使用更低的生命成本,來制造單克隆藥物,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建立新的初期融資/伙伴關系機制,以便實現產品的生產,而該類藥物的生產地,很有可能選擇中國。


    這一消息,真是振奮人心。


    講座結束后,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與大家熱烈討論了生物細胞治療研究的應用前景。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表示,在未來,生物醫學領域的科學家們會更加努力的為人類生命而奮斗,這也是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提出的白澤計劃的中心目標。



    同時,詹姆斯?羅斯曼教授簽約成為上海吳孟超聯合諾貝爾獎醫療科技創新交流中心顧問,并將自己的免疫細胞儲存到上海細胞保存庫,成為第17位加入白澤細胞人的諾獎獲得者。


    亚洲视频一区